連日的雨天,讓本周明媚的陽光顯得更加絢爛。陽光正好,小學部近800名師生收拾好行囊,開啟一場“探秘忻城土司衙署·傳承非遺壯錦技藝”的研學之旅。下面,請跟著小編,一同回顧培文學子們成長的時刻、快樂的瞬間吧!
亮點一:研學前置課程與開營儀式的完美結合
在小學部德育處精心的策劃下,我們將本次研學的前置課程與開營儀式結合。前置課程邀請到行知教育王老師為孩子講解了本次的行程主要內容,學習目標及安全注意事項,緊接著學生代表盧紅旋同學上臺發言,為孩子們揭示了研學的重要性,并倡議培文學子認真研學、文明出行;隨后小學部副校長吳世杰為本次研學授旗,在主持人帶領下,全體學生激昂宣誓;最后吳世杰副校長總結講話,他提到:研學課程是培文學校的品牌課程,特色課程。每一個培文學子都要從研學課程中提升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管理的能力,提高意志品質。
與此同時,在外出研學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要樹立“三個一”的研學要求:一有問題找老師,一切行動聽指揮,一言一行顯儒雅。
亮點二:啟程——閱讀為理想插上翅膀
本次研學,除了常規用到的物品外,德育處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帶上一本課外書,讓每一個孩子明白研學并非旅游,而是在不同課堂環境下的深度學習。
孩子們在等待的間隙、在大巴車上,只要有時間,就拿出自己心愛的書籍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如影隨形。
亮點三:專業——研學手冊貫穿整個課程
出行前,每一個孩子都領到一本精美的研學手冊。研學手冊主要內容包含:研學活動紀律及安全規定、研學日程安排、研學任務卡、莫土司衙署背景資料、研學課題及測試題等等。孩子們根據研學手冊的指引,一路游,一路學,一路寫,讓研學課程落到實處。
亮點四:實景——參觀莫土司衙署
在研學導師專業的引領下,我們的孩子親耳聽、親眼看、親手撫觸莫氏世襲土司470年的風雨滄桑。孩子們在“壯鄉故宮”的歷史潮流中流連忘返。每一雙眼眸中充滿了好奇,每一張笑臉又印證出收獲知識的喜悅與民族發展的自信。
亮點五:實操——唱著山歌織壯錦、做扎染
午餐過后,孩子們莫土司衙署的練兵場稍作休息。此時,一曲優美的歌聲繞梁入耳,原來是廣西自治區壯族壯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歌王、來賓市山歌學會會長蘭培文先生正在為孩子們演繹山歌的韻味。蘭老師吟唱一句,下面的學生跟唱一句,整個練兵場儼然成為山歌的海洋。
山歌過后,孩子們來到兩位正在織錦的老師面前,觸摸壯錦,了解織錦設備、織錦流程。與此同時,幾十位身著民族傳統服飾的老師來到孩子們的桌前,耐心細致地教孩子們如何疊棉布印花,如何扎染,如何穿針引線,如何制作壯錦香囊等等。孩子們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指導,每一個人都沉浸在這樣的課堂中,不斷吸收著研學帶給他們的成長。
亮點六體驗——“藍”朋友帶來的“驚喜”
在分組研學的間隙,忻城縣消防大隊的“藍”朋友們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了一場關于消防火災防控及逃生演練的體驗活動。孩子們參觀各種各樣的消防器材,穿上消防服,感受消防員的工作場景,參加消防知識有獎競答,體驗煙道逃生等等。最令人動容的是,有孩子脫下消防服后說道:“穿上消防服,已經夠熱了,再去滅火,那不更熱?消防員叔叔們太辛苦了,是他們用汗水守護著我們的平安,長大后我也要當一名消防員!”。在場的所有人聽到這個分享后,無不深受觸動,這是對研學課程價值的最好詮釋。
亮點七:總結——有始有終有頭有尾
在返程的車上、在學校教室,我們的老師對本次的課程進行總結分享。孩子們爭著發言,分享自己的一日所學?;氐綄W校后,我們的老師組織學生寫心得,談體會。讓研學課程的意義走向最深處。
在陽光控股教育集團“優質學校+學科輔導中心+特長培訓中心+寄宿托管中心+綜合實踐基地”五合一辦學模式引領下,來賓市培文學校小學部積極拓展研發綜合實踐課程,目前已經研發出學期內研學營、周末研學營(含親子營)、寒暑假研學營及夏令營等課程體系。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課程,都將鋪就培文學子未來成功之路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提出:課程的豐富性決定了生命的豐富性,課程的卓越性決定了生命的卓越性。來賓市培文學校豐富的課程設置,可以為每一個孩子量身打造多元化課程,進而幫助每一個孩子成為最棒的自己,同時量身定制的課程也為“特色學校、品質學校、幸福學?!钡慕ㄔO奠定堅實的基礎。